您所在位置: 首页 / 本科教育 / 精品课程 / 国家、省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
国家、省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
一、培养方案
  (一)、 重点考察:
           1、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、原则、内容和执行情况;
      2、指导思想和原则要体现学校定位,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观念、体现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流;
         3、培养方案的内容要体现指导思想,构造新的课程结构,具有可操作性;
         4、培养方案的执行要有权威性,执行规则要严格,岗位职责要明确,课程变更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。
         5、4.2 课程(二级指标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;教材建设与选用;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;双语教学)
  (二)、指标解读:
      1、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:
      2、总体思路、具体计划、配套措施、执行情况、取得的成果;
      3、精品课程建设、优质课程建设、系列课程建设、教学内容的整合;
      4、形成一批教学质量高、有特色的本校优质课程。
       (三)、教材建设与选用
      1、建有完善的教材建设、评审、评价和选用机制,严把教材质量关;
      2、积极选用高质量的重点教材和新版教材;
      3、有教材编写规划、并积极采取措施支持特色教材的出版。
  (四)、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
      1、 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“三个有利于”: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;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;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;
      2、 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,特别是多媒体技术;
      3、国家重点大学,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30%。
       (五)、双语教学
      1、双语教学课程的定义:采用外语教材,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%以上(含50%);
      2、A级标准要求:生物技术、信息技术、金融和法律专业,双语课程的比例占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≥10%;
      3、学校采取措施积极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,提高课程数量。

二、教学成果
  (一)教学成果获奖数统计方法:
          1、每年评选1次的奖项,统计近三年的数据(2011,2012,2013)
          2、四年评选1次的奖项,统计前二次的数据(2006年,2010年)
          3、4.3 实践教学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实习与实训;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;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;实验室开放)
   (二)指标解读:
   (三)实习与实训:
       1、主要考察时间、措施和效果;
       2、A级标准:时间有保证、措施完善、效果好。
   (四)、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
       1、强调实践教育人的意识,设计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;
       2、围绕培养目标,重视内容更新,制定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;
       3、推进创新教育,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;
       4、利用政策引导,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;
       5、实践效果好,对学生有吸引力。
   (五)、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
       1、综合性实验的定义: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的知识;
       2、设计性实验的定义: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,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;
       3、A级标准:有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≥80%。
   (六)、实验室开放
       1、开放范围大:包括基础实验室、专业实验室、科研实验室;
       2、开放时间长: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;
       3、教学内容丰富: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项目;
       4、覆盖面广:组织各年级的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和创新实践活动;
       5、实践效果好:有相关成果
   (七)、教学管理(一级指标)
       1、5.1 管理队伍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结构与素质;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)
          指标解读:
          a、结构与素质:
          b、教学管理队伍: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人员(包括主管教学校长、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、学院教学副院长、系主任、教学秘书等;
          c、管理队伍的年龄、学历、学缘、专业、职称结构以及任职时间;
         d、重要岗位管理人员是否具有从事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,具备从事管理工作必须的业务水平,具有与岗位相应的能力、理论和学术水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e、教学管理改革、研究与实践成果
          f、 教学管理机构是否具有三大职能:行政机构、服务机构、教学研究机构;
         g、研究与实践成果是指:教学管理调研报告、咨询报告、论文、专著等。
    2、5.2 质量控制(二级指标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;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指标;教学质量监控)
         指标解读:
         a、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:
         b、教学基本文件和规章制度健全、完善,体现现代教育思想;
         c、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;
         d、有具体措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。
    3、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指标
         a、具有完善、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(包括理论教学、实验、实习、实训、毕业环节);
         b、质量标准应体现学校的定位、培养目标和教学水平。
    4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
         a、建立自我约束、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:
         b、建立学校的教学工作评估体系,评估重点包括:理论与实践课程质量的评估、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估、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估、  院系教学工作的评估。
         c、检查的重点: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措施和执行情况。

三、学风(一级指标)
  (一)、6.1 教师风范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教师的师德修养与敬业精神)
  指标解读:
      1、教师的师德修养与敬业精神:
      2、学校是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;
      3、是否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,并采取措施,促使教师严谨治学、从严执教、教书育人;
      4、教师是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,重视为人师表。
  (二)、6.2 学习风气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情况;课外科技文化活动;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)
  指标解读:
      1、学习风气的主要体现:
         a、校园氛围;
         b、学生管理;
         c、教学载体;
        d、形象表现。
      2、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
         a、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;
         b、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;
         c、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;
         d、取得了哪些积极效果。
      3、课外科技文化活动
           学校设计了哪些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,以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,扩展学生的知识面,培养创新意识、实践能力、人文素质;
   统计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时,应以较长时间、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算,若此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,可谓之“参加人数多”;
   有一定数量反映学生课外活动效果的研究论文、科技成果、文艺作品、竞赛获奖证书、先进事迹报告等。

四、教学效果(一级指标)
  (一)、7.1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学生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实际水平;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)
  指标解读:
      1、学生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水平:
         a、培养方案对学生的知识、能力结构的要求;
         b、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、选修课程的开设数量与质量、学校的文化与科技氛围;
         c、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、试卷质量、评分标准;
         d、在横向可比较的考试与竞赛中的成绩;
            e、评估专家组的抽查结果。
      2、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
         a、学校在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;
         b、创新与实践教育成果的获奖情况;
         c、专家组调查、考核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实际状况。
  (二)、7.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选题的性质、难度、份量、综合训练等情况;论文或设计的质量)
  指标解读:
      1、论文或设计的选题情况:
         a、选题的性质、难度、份量、综合训练等情况是否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;
         b、选题是否坚持“一人一题”,对几人合作的大课题,是否做到“共同构思,各有分工”;
         c、选题是否结合实际,指导教师是否有科研或工程背景;
         d、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是否适当,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交流、讨论。
      2、论文或设计的质量
         a、论文或设计的学术水平、应用价值;
         b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;
         c、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;
         d、应用各种工具查阅文献、获取信息的能力;
         e、某些学科的经济分析能力;
         f 、撰写论文、设计报告,以及表达交流能力。
  (三)、7.3 思想道德修养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、心理素质)
  指标解读:
      1、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、心理素质:
         a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措施与效果(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);
         b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与效果(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判断、行为准则、道德情操、个人修养等);
         c、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措施与效果(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、讲座和活动,营造校园文化,形成浓郁人文教育氛围);
         d、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与效果(设立心理咨询机构,对学生的心理疾病及时医治,学生心理健康);
  (四)、7.4 体育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体育)
   指标解读:
      1、体育:
         a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;
         b、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的情况。
  (五)、7.5 社会声誉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:生源;社会评价)
  指标解读:
      1、生源:
         a、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当地控制线的差异;
         b、第一志愿录取率。
      2、社会评价:
         a、社会对本校人才的需求;
         b、用人单位对本校学生的反映,校友的反映;
         c、家长、中学生对学校的评价;
         d、媒体对学校的评价。
  (六)、7.6 学生就业(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;就业情况)
   指标解读:
      1、就业情况:
         a、学校在就业方面的工作,采取了什么措施,取得了什么效果;
         b、评估年度,每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去向;
         c、学生考研状况;
         d、毕业生就业率的定义:已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。
五、特色项目
  (一)、办学特色的含义
      1、办学特色应当体现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、人优我精;
      2、办学特色是学校历史的沉淀,是学校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,有一定的稳定性;
      3、办学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,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、作用大;
      4、办学特色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,并得到同行的公认。
  (二)、办学特色可体现在如下方面
      1、学校的治学方略、办学理念、办学思路;
      2、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;
      3、教育模式、人才特点;
      4、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,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大问题;优良的校风。